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

王景弘-有碑無文 有墓無銘

有碑無文 有墓無銘
王景弘2010/12/28

只有在不正常或專制獨裁國家,才會出現這樣令人悲憤與震撼的怪現象:二二八紀念碑,「有碑無文」;諾貝爾和平獎,「有椅無人」;陳雲林「駕臨」台灣,「有桿無旗」;中國老記者歸葬北京,「有墓無銘」。

前人民日報記者劉賓雁,一九八九年在美作客,因「六四事件」流落異鄉,不屑、也不敢回沒有基本人權的中國,臨老替自己寫了一段墓誌:「長眠於此的這個中國人,曾做了他應該做的事,說了他自己應該說的話。」

他的骨灰最近歸葬北京,但還是不能享有這樣一句自我肯定,卻卑微空泛的遺言,落得「有墓無銘」;那是活人沒有言論自由,死人也沒有言論自由的國度。

但令人不解的是台灣一些威權時代獲特權經營,在民主時代坐享新聞、言論自由的所謂「統派媒體」,居然和國民黨復辟政權一樣嚮往和鼓吹被中國併吞,要向如此中國「看齊」。

在戒嚴與報禁時代,台灣新聞不自由,媒體也不獨立。在黨國體制下,媒體是統治工具,內容與言論受黨國控制。民主化之後,台灣新聞自由和媒體獨立直追歐美,成民主體系運作的重要機制。

但國民黨政權復辟,列寧政黨本性復發,只知靠一言堂掩飾無能與騙局。它雖無法再對全部媒體發號施令,卻濫用納稅人錢搞魚目混珠的「置入行銷」,欺騙人民,替無能政府歌功頌德,也變相資助統派媒體。

受報禁保障與戒嚴壓制的老媒體,自己作踐,甘受收買,如同詐欺集團共犯,獨立與尊嚴掃地,公正報導與監督政府的功能被閹割。馬政府已把立法院、監察院老賊化、司法檢調黨國化,這些舊特權媒體自己再墮落、被腐化,台灣民主也要陷入「有墓無銘」的慘境。

「有碑無文」、「有椅無人」、「有桿無旗」、「有墓無銘」,這都不是台灣人的選擇,更非台灣人的宿命。

(作者王景弘,資深新聞工作者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