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英九:一個昂貴卻很值得的失敗實驗品
端
午節的由來,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的「忠臣」屈原。在 2300
多年前,身處中國戰國時代末期的屈原原先深受楚懷王的信任,後來因為他人讒言與排擠,被逐出都城,流落他鄉。西元前 278
年,楚國首都郢都被秦國攻破,屈原在悲憤之餘,投江自盡。從傳統的角度來看,屈原的確是「忠臣」,因為他對楚懷王非常忠心。但是,從現代民主的角度來看,
如果多數的人民都把國家的興亡盛衰寄託於不可預測的「明君」,一直相信國政的衰敗僅是因為「君側小人」胡作非為所致,與領導者無關,那麼屈原的故事,其實
僅能作為民主教育的反面教材。在台灣,我們也正面臨到脫離「屈原式思維」的轉變契機,而馬英九這個失敗的實驗品,剛好是台灣社會文化向上提昇過程所需付出
的代價。
從傳統中國文化的角度來看,馬英九符合了「明君」所需具備的多數條件:....<詳全文>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