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回首歹丸四百年** **過客多如過江鯽** **殖民風雨未稍停** **覺醒等待雲天青** ***中華冥國殖民中***
李易修:“塔綠班”變流行詞 形容民進黨2021-09-08 中評社高雄9月8日電(記者 蔣繼平)台灣網友近期用“塔綠班”來形容民進黨,迅速在網路炸開成為流行語。時事評論員、YouTuber“高雄歷史哥”李易修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,這代表民進黨政府施政不好,再加上利用網軍攻擊不利執政者的言論,這股民怨隱而難洩,才會隨著時事梗一次炸開,變成諷刺的型態在網路呈現。李易修指出,民進黨執政霸道、網軍就像恐怖攻擊已深植人心,導致民進黨也洗不掉標籤,創造出新符號也會讓討厭民進黨的人更加凝聚,或許未來會成為一股新的政治海嘯。所以民進黨也很擔心,一直設法要讓傳播受到侷限。李易修,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。2019年以“高雄歷史哥”在YouTube經營直播節目,討論政治時事等新聞話題,現有18.9萬人訂閱。神學士(Taliban,又譯塔利班)組織奪回阿富汗政權,讓“塔利班”成為熱議話題。近期台灣知名網路論壇PTT鄉民們則以“塔綠班”來形容民進黨,在網路引發討論,民進黨多名重量級人物都被配上諧音梗調侃。網友也整理出“塔綠班宇宙”,舉出:塔綠班的聖地是“邁家”、英許之地是“菸路撒冷”、現任哈里發是“蘇貞丹”、貨幣是“五倍券”、語言是“蔡英文”、國家名稱是“阿富燦酋長共和國”、首都在“CLOCK布爾”、人口“817萬人”、人均收入“1450美元”等等,都是在諷刺民進黨。李易修表示,“塔綠班”一開始是在PTT論壇上燒起來的,這件事反映幾個點,代表民間一股潛流的民怨,民怨被壓制得隱而難洩,根本洩不出去,才會變成網路上的梗,變成一種諷刺的型態。譬如“英許之地是菸路撒冷”,就是用來諷刺蔡英文2019年7月訪問太平洋友邦爆出的私菸案,當時也被網友揶揄民進黨變成“菸黨”了。台灣有什麼民怨難洩?李易修指出,譬如疫苗分配不公、台灣缺疫苗、疫情衝擊各行各業,另外社會上也很多壓力,譬如台灣離婚率全亞洲居冠,台灣2021年預測生育率1.07全球排名倒數第一,失業率創新高,勞動力參與率下跌創10年新低,社會分配不均、只有科技企業受惠。但是這些問題民眾都不能講,一講就被網軍出征。為何“塔綠班”一詞會在網路迅速爆開?李易修指出,第一,阿富汗的事情讓人印象深刻,20年前的911事件深植全世界人心,20年後美國在阿富汗大敗又再次深植全世界人心;第二,網軍出征被揶揄就像打聖戰,為了意識形態不顧一切去攻擊對方,完全不問是非對錯,這樣與恐怖攻擊有何差別?結合幾個原因,就讓民進黨與“塔綠班”廣為流傳,也導致民進黨洗不掉“塔綠班”這三個字。對民進黨接下來有何影響?李易修認為,會慢慢發酵,但不會造成立即致命性的影響。漸漸讓討厭民進黨的人,因為這個語言的用法得到更多的共通性,依照“語言景觀”的研究領域,創造符號成為焦點後,符號就有凝聚的效用,會創造一種認同與被認同感。民進黨深知這種殺傷力,所以也一直出手設法遏止,譬如抨擊使用“塔綠班”是一種歧視,或網路檢舉等方式去做限制,設法製造爭議讓人減少使用。因為民進黨也知道,直接壓制只會讓這把火越打越旺。李易修表示,大家都知道“槍桿子出政權”的道理,在現代西方自由民主社會裡,“槍”就是“鍵盤”、“網路輿論”,所以民進黨才會經營網軍在網路帶風向。但並不代表民心在民進黨身上,因為只是造成民眾一時不敢表態,等到投票時民眾還是會表態,民進黨還是有丟掉政權的風險。所以民進黨會想辦法壓制類似“塔綠班”的輿論,甚至也會設法介入社群審查機制,讓傳播受到侷限。但整體來看,要遏止還是很難,網路上還是會一直流傳使用,也會衍生更多符號,甚至變成一種網路次文化。
李易修:“塔綠班”變流行詞 形容民進黨
回覆刪除2021-09-08 中評社高雄9月8日電(記者 蔣繼平)
台灣網友近期用“塔綠班”來形容民進黨,迅速在網路炸開成為流行語。時事評論員、YouTuber“高雄歷史哥”李易修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,這代表民進黨政府施政不好,再加上利用網軍攻擊不利執政者的言論,這股民怨隱而難洩,才會隨著時事梗一次炸開,變成諷刺的型態在網路呈現。
李易修指出,民進黨執政霸道、網軍就像恐怖攻擊已深植人心,導致民進黨也洗不掉標籤,創造出新符號也會讓討厭民進黨的人更加凝聚,或許未來會成為一股新的政治海嘯。所以民進黨也很擔心,一直設法要讓傳播受到侷限。
李易修,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。2019年以“高雄歷史哥”在YouTube經營直播節目,討論政治時事等新聞話題,現有18.9萬人訂閱。
神學士(Taliban,又譯塔利班)組織奪回阿富汗政權,讓“塔利班”成為熱議話題。近期台灣知名網路論壇PTT鄉民們則以“塔綠班”來形容民進黨,在網路引發討論,民進黨多名重量級人物都被配上諧音梗調侃。網友也整理出“塔綠班宇宙”,舉出:塔綠班的聖地是“邁家”、英許之地是“菸路撒冷”、現任哈里發是“蘇貞丹”、貨幣是“五倍券”、語言是“蔡英文”、國家名稱是“阿富燦酋長共和國”、首都在“CLOCK布爾”、人口“817萬人”、人均收入“1450美元”等等,都是在諷刺民進黨。
李易修表示,“塔綠班”一開始是在PTT論壇上燒起來的,這件事反映幾個點,代表民間一股潛流的民怨,民怨被壓制得隱而難洩,根本洩不出去,才會變成網路上的梗,變成一種諷刺的型態。譬如“英許之地是菸路撒冷”,就是用來諷刺蔡英文2019年7月訪問太平洋友邦爆出的私菸案,當時也被網友揶揄民進黨變成“菸黨”了。
台灣有什麼民怨難洩?李易修指出,譬如疫苗分配不公、台灣缺疫苗、疫情衝擊各行各業,另外社會上也很多壓力,譬如台灣離婚率全亞洲居冠,台灣2021年預測生育率1.07全球排名倒數第一,失業率創新高,勞動力參與率下跌創10年新低,社會分配不均、只有科技企業受惠。但是這些問題民眾都不能講,一講就被網軍出征。
為何“塔綠班”一詞會在網路迅速爆開?李易修指出,第一,阿富汗的事情讓人印象深刻,20年前的911事件深植全世界人心,20年後美國在阿富汗大敗又再次深植全世界人心;第二,網軍出征被揶揄就像打聖戰,為了意識形態不顧一切去攻擊對方,完全不問是非對錯,這樣與恐怖攻擊有何差別?結合幾個原因,就讓民進黨與“塔綠班”廣為流傳,也導致民進黨洗不掉“塔綠班”這三個字。
對民進黨接下來有何影響?李易修認為,會慢慢發酵,但不會造成立即致命性的影響。漸漸讓討厭民進黨的人,因為這個語言的用法得到更多的共通性,依照“語言景觀”的研究領域,創造符號成為焦點後,符號就有凝聚的效用,會創造一種認同與被認同感。民進黨深知這種殺傷力,所以也一直出手設法遏止,譬如抨擊使用“塔綠班”是一種歧視,或網路檢舉等方式去做限制,設法製造爭議讓人減少使用。因為民進黨也知道,直接壓制只會讓這把火越打越旺。
李易修表示,大家都知道“槍桿子出政權”的道理,在現代西方自由民主社會裡,“槍”就是“鍵盤”、“網路輿論”,所以民進黨才會經營網軍在網路帶風向。但並不代表民心在民進黨身上,因為只是造成民眾一時不敢表態,等到投票時民眾還是會表態,民進黨還是有丟掉政權的風險。所以民進黨會想辦法壓制類似“塔綠班”的輿論,甚至也會設法介入社群審查機制,讓傳播受到侷限。但整體來看,要遏止還是很難,網路上還是會一直流傳使用,也會衍生更多符號,甚至變成一種網路次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