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

黃天麟-開放人民幣業務

「人民幣來了」、「人民幣受惠股吸金」、「14檔人民幣概念股火紅」,這是上周六,國內三家哈中報紙頭版標題,以報導近日開辦人民幣業務的「大」消息,宛如台灣金融業引頸期盼之金融「黃金十年」即將啟動。
真如此燦麗嗎?從銀行的立場言,開辦人民幣業務(註:主要為存放款、理財)確實是利多,然人民幣業務與過去銀行開辦之美金、日幣業務有很大不同。先不談文化、語文、歷史、教育等因素,利率、利差就已是一大關鍵。
美國也好,日本也是,它們的發展層次均高於台灣,利率水準亦都比台幣低,所以國人將台幣換成美金成為美元存款之誘因不大,人民幣就不然。事實是,台灣層次高於中國,低層次的中國市場又遠大於台灣,從而過去十二年(2000至現在)因產業結合中國而衍生的「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,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」必隨人民幣商機之擴大而複製到台灣的金融面。(註:中、台間之生產要素均等化,屬「中樞-邊陲」進程之一種型態,帶來壓低國內薪資水準、拉高失業率之惡果)
當今中國國內之貸放利率水準約在5-6%之間,....<詳全文>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