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早期之市議員選舉照片(圖片:左營舊城國小)
說
起台灣所謂地方自治的選擧,始於二戰終結後來台接收的「行政長官公署」所試辦的省縣巿級參議員起,進而有參與同在中國舉行的第一屆國代、立委及監委選舉。
實不諱言,早期參選民代公職者,皆一方仕紳碩彥,選風良好,亦少有黨派畛域之分,短短數年內,的確在選舉上做到三民主義「模範省」。但自民選地方行政首長
起,國民黨因欲掌控行政資源,達到一黨專政的目的,開始對選擧進行「操作」,透過地方黨基層組織即黨支部(即所謂民眾服務站),佈下天羅地網,黨同伐異。
手段不外乎「做票」和「買票」。用王勃的傳世之作「滕王閣序」中: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,差堪可擬。
「做票」和「買票」在早期如同雙胞胎或連體嬰,....[詳全文]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