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0年代初期,那個「台灣錢淹腳目」的年代,林強的「向前走」唱出了年輕人到都市打拚追求夢想的企望。在2000年代以前,有夢、肯努力,的確就有希望。
但是現在呢?
我常在想,現在的小孩,會有什麼夢?變成「海綿寶寶」,還是「喜羊羊」?至於青年人的夢想,是否只剩爭食公家機關等鐵飯碗,不再有其他的夢?
當年我教的小朋友,已經大學畢業了,他們的夢想,是否只想變成公務員?是否只想著不要22K。
2007年,年輕人起薪大概在27K,但經過馬政府的拚經濟政策,年輕人起薪來到22K。最近,網友創立了「22K芳名錄」網站(http://22kopendata.org/),專門揪出這些給低薪的企業;其實這個網站不只找到給薪22k的企業,更有17.9K者,至於國立故宮博物院,也僅給21K。
是什麼因素造就台灣這種低薪環境?政府一再強調亮眼的經濟數據,但我們只見資本家與企業股東的股利滿荷包,豪宅、新屋一間又一間,而受薪者卻是一點希望都沒有。
在對岸,....<詳全文>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