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扯的是,內政部代表陳述的內容與最高行政法院的判決相
悖;公務人員可以不遵守判決,逕自在聽證會上表達異議嗎?同時,這也是公審會聽證議題內容的瑕疵,到底,聽證會的議題、次序、精確度,當事人都要先仔細研
商再說。中研院研究員李建良建議,不妨先將這場改為「預備聽證會」,但主持人一再說「今天就先把程序走完」,試問,這是什麼回答?
隔天(二十日)看了媒體報導,新聞聚焦台聯黃昆輝退席抗議,全程在現場參與的我所看到的退席原因,卻是民主法治的難堪、種種失序;如果當事人繼續參與,將創下聽證會錯例。我沉痛「一切不曾發生,直至它被描述」!
這場聽證會,其失序之荒腔走板,讓我大開眼界,特以此還原、表達七年級世代的抗議。
徜若未來還有聽證會,不論是媒體併購或環境議題,「聽證會」怎麼進行,勢必成為課題,公民團體該如何在聽證引入審議民主、或是作有法律效力的準言詞辯論。....<詳全文>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