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丁路德的
黑人民權運動過程中,較少被討論的是1970s的健康社會運動(black health
activism),強調健康平權是基本人權,更是爭取民權的基礎,指出「醫療產業複合體」(medical-industrial
complex)不僅將醫療照護、健康、身體等商品化,更造成健康不平等的嚴重後果。醫療照顧在黑人居住地區較少,而白人居多的醫療提供者欠缺對黑人生活
及文化的理解,所提供的醫療照護品質低劣。民權鬥士們一方面在黑人社區增設醫療服務站,並以融入黑人生活文化之方式與之互動;另一方面進行培訓,讓黑人為
自己的健康權發聲,發展了結合民權與健康權的社會運動。
現在來看看台灣政府在醫護勞動條件惡劣、人力出走之時,選擇與醫院財團並肩合作,持續剝削第一線醫療工作者,一味商品化健康照護,包括設立國際醫療專區,企圖吸引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客戶來台,增加醫療機構收入;為了提供「高規格服務」,原勞動人力將被抽離到這些場域,讓已經嚴重過勞的醫護人力更緊縮,依賴健保之民眾則被擠壓成為下層群體,成為財團醫療機構恨不得要拋棄的弱勢。
另一方面,衛生福利部坐視護病比持續拉大,簽署服貿協議更讓早已偷渡到中國設立醫院的醫療機構合法化,也使台灣醫護專業人員面臨「同一企業內部調動」、家庭聚少離多之痛苦。過去工會早有許多申訴案件,被剝削之勞動者如果不願意前往中國支援三至六個月,則被威脅無法升遷甚或被迫離職的困境。
勞委會近日公布的血汗醫院名單中,公立醫院包括北榮、署立嘉義醫院嚴重違反勞基法,嘉義醫院更是屢罰而未能改善,工作人員嚴重超時工作,超時工作未給加班費等等,都是長期被工會及相關勞動團體糾舉,衛福部卻放任而無所作為。
我們再次呼籲衛福部回頭是岸,盲從自由貿易及市場競爭,犧牲的是大眾健康!我們也邀請民眾一起站出來反對服貿協議、抵制國際醫療專區,在我們成為醫療難民之前,勇敢發聲!
(作者為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、陽明大學教授)〔
資料來源:
自由時報【自由廣場】
| 引用網址/留言討論
〕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