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馬獎所代表的「中華文化」意識,隱微浸潤而無所不在,例如在此要恭喜瑤瑤以《志氣》獲新人獎,喜極而泣,不過這部片的一幕,教練激勵參加世界盃資
格賽的拔河隊員說,贏了比賽,妳們就不再只代表自己的高中,而是什麼?隊員齊聲答:「中華台北」!看到台灣運動員熱血追求的,竟然是國家的別號與綽號,這
也讓人很想哭就是了。
另外,最佳紀錄片《看見台灣》,由於擁有實質意義上的「高度」,對中華文化馴化意識下的台灣人而言,具有相當程度的開眼和教育作用,但看來終究是重複了台灣社會只有受害者(受傷的土地)、沒有加害者(重傷土地的外來殖民政權)的意識邏輯,行政院長夫人哭到抽搐掉下的,不會是懺悔贖罪的眼淚。
蔡琴演唱唱成了呼求「團結」的大合唱,林強領獎時倡言要鼓勵、少批評,「校園民歌」和「新台語歌」兩大主角異口同聲,在台語片隱身的金馬五十,中華一百,無限和諧。
(作者為「一中不合作」部落格版主,http://kotsijin.blogspot.tw/)....[詳全文]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