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

shallsay-具有台灣特色的反核運動

當藝文界人士在說政治人物收割成果的時候,似乎是在說反核已經是台灣的社會共識,而政治人物的參與就是在搶他們的功。先不說公開表明立場的情況下, 民進黨反核反了多久,這些人又反核反了多久,到底誰收割誰的成果還不知道,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好了。如果今天臺灣的反核已經是社會共識,那麼政治人物如果是 這時才跳出來的,只是顯得他落後於民意,那何必怕這政治人物跑來插花?而如果反核不是社會共識,那擴大參與不就是正要努力的,政治人物參與可以發揮影響力 擴大議題滲透度,為什麼不?反核的目的到底是反核,還是檢查誰的立場比較純潔?檢查誰在收割成果?
而「低俗的藍綠之爭」也很奇怪,擁核反核 本來就是藍綠政黨一貫不同的主張,擁反核本來就是藍綠之爭的內容之一,把這種背景去掉,忽略政黨政治的原理,就是去脈絡的運動思考,也是忽略社會現實的運 動思考,這種運動方式早就已經證明會失敗了 —— 藝文界人士說的「核四問題已經存在二十年」就是證明。核四問題二十年不能解決,原因不在於他們說的「因藍綠惡鬥」,而是因為藍綠之間的鬥爭二十年來被當做 要切割的政治鬥爭,被切割到反核之外去了。阿扁 2000 年停健核四的時候,如果有夠多的反核人士懂得介入政治,用不管唱歌也好、演戲也好、拍片也好、遊行也好、靜坐也好去反對在野中國黨的抗爭,現在哪還有核四 問題?當年這些藝文界人士何在?現在是誰在收割成果?
在社會運動中總是會聽到「藍綠惡鬥」,因為惡鬥表示除了鬥什麼都不做,....<詳全文>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