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阪城「冬之陣」到「夏之陣」的歷程,與「國共邦交國爭奪」、「外交休兵」至「甘比亞斷交、外交休克」有很多吻合的地方,足供後人引以為戒。
「大
阪城之役」,起因是德川要消滅豐臣取得「天下」;而「中台外交之戰」即是中共要奪取台灣「統一中國」。「大阪城冬之陣」因城堡堅固,德川攻城遇到困境,退
而議和;「國共外交休兵」乃係台灣經濟實力尚足以應戰,中共進而議和。德川要求的代價是填平護城之水堀;而中共要求的代價即是直航、ECFA、服貿等的
「經濟吸納與經濟收買」。德川填堀使大阪城從天下第一城變成一座裸城,失去防敵之能力;中共即經ECFA對台之磁吸,使台灣經濟空洞化、邊陲化,
失去外交能力,終至休克,這由援外經費六年腰斬(二○○八年一百八十億,二○一四年九十二億)、機密預算削到只剩一成(由五十七億減至五.五億)、外館人
員士氣渙散等,得到證明。豐臣原以為與德川是姻親(豐臣秀賴娶德川家康之孫女千姬為妻),但諸侯間講究的只是力的關係;馬政府也誤信中國會信守諾言,但國
際間通行的卻也只有利害與力量關係。
「大阪城之役」對我們的啟示是:面對以消滅你為職志的敵人,....[詳全文]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