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次清單也同意增加中國電影進入台灣,從當初ECFA早收清單中的「每年十部」放寬到「每年十五部」,而台灣則是維持無配額限制到中國映演,並允許中國電影片及合拍片於台灣進行後期製作及沖印作業。
「想想一九九三年加入WTO後,無限制開放好萊塢電影進入,台灣電影突然銷聲匿跡的慘狀,現在台灣電影好不容易有些冒出頭,又開放中國電影進來,這真的是好事嗎?」小野指出,現在台灣導演平均四十歲才能熬出頭,比上一輩的導演平均年紀晚了十年,就是開放帶來的後遺症。
小
野說,九三年以前,院線必須維持好萊塢及台灣電影「四比二」的上片比例,「就是為保護相對弱勢的台灣電影文化,看似自由競爭市場,但大資金吃掉小資金,這
是市場上不變的道理。」周馥儀也說,允許中國電影於台灣進行後期製作及沖印作業,將大開中國電影「變身」台灣電影的後門,「恐讓台灣淪為中國電影代工
廠。」....[詳全文]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