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

悠然-形象破滅

        台灣戰後的經濟發展,其實不是國民黨官僚的功勞,而是國際分工的結果。美國在冷戰期間,為了防共,對臺灣有很多的投資。1960年代,西德與日本的產品已 經打入美國市場,取得勝過美國產品的競爭優勢。當時美國的勞動力成本已經太高,不利於競爭,美商不得不實施「國際分包」來自保,透過跨國公司或子公司的貿 易網,把一些半成品放到勞力廉價的國家去生產,再運回美國。分擔這些工作的經濟體主要有五個:墨西哥、臺灣、香港、新加坡、南韓。除了墨西哥以外,這些經 濟體都是美國在東亞防共的重鎮,也就是「四小龍」。臺灣的出口,異常高度地集中在美國市場;美國的製造業分包,又異常高度地集中在臺灣。顯示台灣的工業生 產和勞動力,越來越整合在美國經濟之中,而成為美國經濟的補充。對美資而言,臺灣的地位是美國母公司的海外零件生產基地。根據美國商務部在1982年的調 查,在臺灣的美系企業產品,有30%是出口給在美國的母公司。美系企業的母公司與臺灣子公司結合的情形,比其他新興工業化經濟體都還要密切。....<詳全文>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