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目光如豆的擁核人士還在為核能辯護,英國權威的政經刊物經濟學人(對,
就是講馬英九是Bumbler的那個)早就出來打核能發電一個大巴掌了:【現在選擇核電已經不切實際,不光大家討厭,核電成本也大巨大了。--
Nuclear power is not a realistic alternative. It is too unpopular and
the capital costs are huge.】
原文請見 http://www.economist.com/news/21566414-alternative-energy-will-no-longer-be-alternative-sunny-uplands
沒核四台灣不會缺電,核電非常昂貴,發展核電對GDP和經濟不利,全力投入綠能產量業才是正確方向。拿經濟理由擁核的人在說謊,他們只關心自己荷包的經濟。
這
張圖是所謂的Swanson·s
Law/史旺森定律:太陽能發電模組在產能加倍時成本會下降20%,現在發電成本是30年前的百分之一。(不過實際建大電廠成本要加每度4美金)。史旺森
是米國太陽能界張忠謀,這定律和半導體界的摩爾定律一樣屌,目前定律的預言仍然正確而且未來幾年還適用。台灣屏東種電失敗和太陽能變慘產不是因為太陽能前
景有問題,(全世界都在加速蓋太陽能電廠),而是因為不相信(或不懂)史旺森定律,太陽能模組降價降得太凶猛了,完全超出台灣的預料啊。(包括當年修能源
法的立委,專家和產業界)。
經
濟學人這篇也提到風力發電潛力無窮成長驚人,十年內可望超過核電總產量。過去認為另類的綠能產業因科技突破如今己是主流發電產業。太陽能和風力看老天臉色
的罩門,是另個能源革命的要點: 液流電池(flow
batteries)儲能裝置有望解決這個問題。而由於頁岩油氣的發現和天然氣發電機組效率的提昇,天然氣發電暫時擔任目前先發主力,(請記得京都議定
書)。燃煤早就過時,至於核電廠,基本上己經不是討論的重點。
經濟學人可沒有那麼關心環保,....<詳全文>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